之前一直在默默布局的共享充電寶,突然之間進入了“風口”。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西安……共享充電寶設備正在迅速進駐商場、車站等公共場所,用戶掃碼,就可以租借,或者進行付費快速充電。
共享充電寶也獲得了各路資本及巨頭的青睞和布局,從金沙江投資這樣的天使投資人進入,到騰訊、阿里巴巴、IDG、紅杉等入局備戰,連一些沒趕上共享單車紅利的資本,也正在該領域加速布局,有觀點認為共享充電寶的賺錢效率要遠高于共享單車。
那么,這個新興起的“移動互聯網+”模式,會是比共享單車更好的共享經濟模式,還是一個偽風口?鳳凰文創為您做出解讀。
手機充電市場已成剛需,迎來投資高峰
如今的手機充電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移動設備用戶數接近50億,每天大概有10億多次充電行為。處于共享充電寶第一陣營的來電科技CEO袁炳松表示:2013年時,淘寶“雙11”的數據是,淘寶在24小時內共賣出了200萬個充電寶,那時,很多有心人就察覺到手機充電市場的巨大潛力。
元璟資本合伙人陳洪亮表示:“目前的手機功能不斷增加,而智能機電池續電能力卻十分有限,充電是一件高頻、剛需的事情。”
近日,共享充電寶領域的創新企業也如雨后春筍紛紛涌現,迎來了各路資本和巨頭的投資熱潮。據公開數據統計,僅僅從3月31日到4月10日10天內的時間,就有5筆融資以及超20家投資機構入局,5家企業相繼宣布獲得總金額近10億元的融資。IDG資本、騰訊、欣旺達、海翼股份與著名個人天使投資人王剛等紛紛入局。同時,據業內投資人透露,近期還會陸續有投資機構入場,大有去年共享單車瘋狂融資的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BAT三巨頭中的兩家已經開始入局共享充電寶領域。今年3月底,騰訊成為“小電科技”的戰略投資方。騰訊投資執行董事夏堯表示:“移動充電領域是我們看到的長期的大領域。我們也期待共享充電寶能夠與小程序、微信支付產生更強的聯動。而“來電科技”也已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推出信用免押金服務。用戶可在其自助租借網點,憑借芝麻信用積分免押金租借充電寶。
此外,共享充電寶市場甚至催生了相關的社區軟件。比如一家社區性的App表示:用戶如果在戶外發現手機電量不足時,也可以通過App搜索發現附近“待租”的充電寶,并通過社區平臺信息看到充電寶主人的信息。可見,圍繞充電寶為風口的資本市場已逐步展開。
共享充電寶盈利模式比共享單車更健康?
來電科技CEO袁炳松認為,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可能比共享單車更健康。
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量:首先,充電寶的成本比單車更低。一輛共享單車的成本至少要在300元左右,而充電寶的售價普遍低于100元。第二,充電寶的使用場景在半公共場所,甚至是商家店鋪里面,自然損耗程度和維護費用大大降低。此外,共享充電寶行業受到的政策影響較小。
星瀚資本投資總監趙豪分析:共享充電寶是十分符合互聯網思維的,一是獲取流量簡單,擁有用戶價值和流量價值;二是異地復制容易;三是在資本助推下易快速擴大規模,獲取紅利,這也是資本市場青睞這類項目的原因。”
從目前共享充電寶領域的發展來看,還沒有找到在短期內實現盈利的模式。來電科技CEO袁炳松坦言,共享充電寶目前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有業內專家認為,現在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重點在與使用場景的結合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是移動模式的共享。就是說一臺單機設備放置幾十個充電寶,使用充電寶的用戶和充電設備都可移動。使用充電寶的用戶如果從A地借充電寶,可以到B地再還。這種使用場景主攻在商場、高鐵、火車站、機場、景點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二是固定場景的共享。比如在一些餐廳、咖啡館、酒吧等小型場所會設有充電柜臺。
三是固定平臺的共享。比如充電的機器是一個固定的桌面,桌面上有共享充電寶,用戶可以不需要交付押金,掃碼付費即可直接充電。
據了解,目前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方式是:一般情況下,用戶需先付100元押金,大多數平臺均為充電的前半小時到1小時免費,如果超出這個時間為每小時收費1元。用戶可通過掃碼付費,并通過用戶附近的共享供電寶機柜來歸還。
總的來說,共享充電寶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充電寶本身租賃費用;二是押金費用;三是來自屏幕和充電寶信息載體的廣告收入。
盈利模式仍遭質疑,行業痛點尚存在
但有行業專家分析,上述的這幾大盈利模式并不占據太多優勢,仍處于“毛利收入階段”,與此同時還存在著許多難以規避的風險和壓力。目前共享充電寶市場的風險主要有四點。
第一,面臨著技術變革的風險。比如,一旦手機的電池技術實現了重大變革,電容量的擴容滿足了用戶的電量需求;或者用戶有更輕便、容量更大、更便宜的充電寶推出時,充電寶租賃市場會不會變小?
第二,存在著被替代的危險。共享充電寶是通過押金收費的方式來獲取盈利,但這種盈利模式很容易被“充電端口“消滅,尤其在小型的使用場景里。比如說很有可能被店家準備的免費充電寶或租賃充電寶所替代。
第三,行業易面臨惡性競爭。共享充電寶的盈利模式容易被復制,很可能出現惡性競爭,出現訂單分流、價格下跌等各種壓力。
第四,盈利模式還較為單一。雖然廣告收入是未來共享充電寶市場的現金流之一,但目前的價值和收益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線下的廣告媒體態勢而言,共享充電寶的優勢尚不明顯。
除此以外,安全方面也是一個隱患。比如,充電寶自燃、爆炸的事件不在少數,還有普通用戶把手機與充電設備連接之后可能的出現信息安全和隱私等問題,也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共享充電寶背后是互聯網巨頭的移動支付之爭
預計,今年下半年共享充電寶的競爭會進入到更激烈的階段,可能會打價格戰,比如有人會推出兩小時免費、三小時免費、補貼戰等。
相關分析師表示:“共享充電寶會比共享單車要好,畢竟充電寶設施成本有限,但也正因如此,意味著這個行業門檻更低,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建議未來的商業模式可以集中在場景化營銷方面”。
相關行業專家指出,不論是“網約車之戰”、“共享單車之戰”還是“共享充電寶戰”等,共享經濟都逃脫不了移動支付端口的環節。并且騰訊與阿里巴巴在共享充電寶領域的入局備戰,實質上,讓這場共享充電寶的大戰不僅是新風口的又一次浪潮,其背后也成為巨頭在移動支付端之間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