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一元時代終結,為啥他們敢直接漲價?
在這個移動互聯(lián)網的時代,在大家熟悉的馬斯洛需求層級之上,已經被人悄悄增加了兩大需求,一個是wifi需求,另外一個則是電池需求。而在智能手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電池需求顯得更為關鍵,幾乎現在人們出門可能不帶錢包了,但是往往都會多一個充電寶,當然也有不少朋友不帶充電寶,因為經常會有共享充電寶出現在街頭巷陌,大家對于這種一般只要每小時一兩元租金的產品非常歡迎,共享充電寶幾乎成為了共享經濟當中最受歡迎的類型。
然而,根據媒體的報道,此前,共享充電寶收費幾乎都是1元/小時,最近悄然提高到了每半小時就要1元,部分收費達到每小時4-6元,最高每小時收費8元。一家咖啡廳店員告訴記者,“雖然很多顧客反映比以前貴了,但手機沒電了還是得借,是剛需。”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從目前國內共享充電寶的市場格局來看,有機構數據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寶市場全年的用戶規(guī)模已經達到1.5億人次。
共享充電寶為什么賺錢?一般情況下,共享充電寶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租金、押金和廣告,隨著芝麻信用等互聯(lián)網征信的全國普及,共享充電寶的押金收入正在消失,租金收入和廣告收入成為了共享充電寶的主要收入來源。
共享充電寶成為了共享經濟企業(yè)當中活得最好的,再加上相比于其他需求,沒電需求真的是剛需,在智能手機電池產業(yè)沒能取得突破之前,共享充電寶將會有著持續(xù)的剛性需求,既然如此共享充電寶才能成為最有潛力的共享經濟產業(yè)。
共享充電寶為啥敢于漲價?
首先,真的是沒錢了。2017年是共享經濟元年,共享經濟幾乎成了過去兩年一級市場“瘋狂”的縮影。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成為一級市場最大的“風口”,而共享單車正是這場泡沫的頂峰。2017、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投融資規(guī)模分別為1064億元和469.42億元。其中,共享單車行業(yè)融資規(guī)模超過600億,資本的青睞也讓共享充電寶風光無限。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電寶行業(yè)先后獲得了十幾筆融資,40多家投資機構入局,融資金額超過20億元。但是如果沒有風投資本的支持,在想要保持低價實在是難于上青天,也正是如此,面對著沒錢的困局,共享充電寶企業(yè)不漲價也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所以不漲價不行了。
其次,他們不怕消費者不用。我們在前文反復說充電需求是一種剛性需求,因為手機屏幕越來越大,手機的處理器越來越好,手機的能耗也就必須水漲船高。
第三,回歸正常價格也是產業(yè)必然。對于共享充電寶來說,之前的確有段時間其使用成本極低,甚至還有過階段性免費的現象,但是這個策略其實只是共享充電寶在用戶需求尚未養(yǎng)成之前的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罷了,可以說之前屬于叫做“花錢養(yǎng)市場”,但是隨著市場使用習慣已經逐漸養(yǎng)成,對于共享充電寶公司來說也就沒必要再執(zhí)行這么低價的策略了,所以漲價也就變成了一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