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曾經看衰,現今真香
彼時,“萬物皆共享,共享即商機”,可共享充電寶的概念剛冒出來時,很多人是拒絕的:充電寶便宜且電量不斷擴容,飛機、高鐵都有 USB 充電口了,竟然還有人想做共享充電寶的生意?
更有人認為,不僅共享充電寶是偽需求,連充電寶也命不久矣,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手機的續航只會更強,回到諾基亞手機三天一充電的時代只是時間問題,入局共享充電寶相當于“49年入國軍”。
但共享充電寶被質疑最多的還是押金,這也是共享經濟的總體痛點——至今還有超過1500萬的用戶在ofo平臺排隊領取退還押金,按照現在這個速度,大概只需120年就可以退完了。
然而共享充電寶也陷入了“真香定律”,人們高估了手機續航進步的速度,卻低估了用戶的懶惰程度。
共享充電寶得以存在的邏輯是,科技互聯網發展讓人們出門只帶一部手機便可以解決所有事情,連錢包鑰匙都懶得帶的人,你還指望他隨身帶個充電寶?
要解決共享經濟的痛點,需要釋放押金。共享充電行業的經營模式已實現了從押金租賃到信用免押的變遷,其中以支付寶芝麻信用為代表的商業信用分發揮作用,支付寶端承接免押租賃的小程序扮演重要角色。Trustdata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信用免押金訂單占比已經達到95.4%,共享充電寶行業激戰的2017年,這個數字僅為65.2%。
不但免押金,而且免裝APP,用戶使用便捷且無后顧之憂,成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用戶激增的關鍵。
共享充電寶上線初期所介紹的商業模式,也正在成為現實。目前5000mah的共享充電寶成本價在60元之間,比動輒三四位數價格的共享單車門檻要低很多。按照常見2元/一小時收費計算,充電30次(或30小時)就可收回充電寶投入成本。
而充電柜的成本,小機柜在千元之間,大型機約為6000元/臺,幾個月便可回本。如今漲價之后,使用頻繁的場景回本周期可能更短。
放置了柜機的商家也跟著吃肉。商戶只需要充電維護便可輕易得到份額不少的分成,流量大的商戶甚至還能得到一筆因共享充電寶品牌商競爭而來的入場費。
行業盈利最終體現在市場用戶上,Trustdata發布《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說明,2019年共享充電市場總體實現了穩步增長:全年用戶規模達到了1.5億人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將達到3.05億人,2020年用戶規模將增長至4.08億。
共享單車之所以走向沒落是因為資本瘋狂投入,政策監管未及時跟上,導致單車市場陷入非正常競爭,也造成了資源極大的浪費,這對于充電寶領域是一個啟示。
縱觀目前的共享充電寶行業,未來還是有很大的上行空間。用戶已經被ofo等產品培養出了為共享付費的習慣,與此同時共享充電寶的使用場景還遠未開發到極致,這意味著用戶的需求習慣和消費頻次還有很大的培養潛力。另外,未來5G風口來臨,將給移動設備電池施加巨大的壓力,但無疑也給考拉智能共享充電寶帶來了新的機會。借勢5G,考拉智能共享充電寶格局也將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